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首頁 > 乙肝病毒 > 乙肝新聞 > 【APASL 2023速遞】吳超教授團隊:HBeAg與HBeAb均陽性的慢乙肝患者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更高

【APASL 2023速遞】吳超教授團隊:HBeAg與HBeAb均陽性的慢乙肝患者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更高

時間:2023-03-07 10:20: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標簽:
導讀:編者按:第32屆亞太肝臟研究協會年會(APASL 2023)于當地時間2023年2月15日 - 19日在中國臺灣召開,雨露肝霖將與大家分享會議中慢乙肝相關的重要內容。繼發表HBsAg和HBsAb...

編者按:第32屆亞太肝臟研究協會年會(APASL 2023)于當地時間2023年2月15日 - 19日在中國臺灣召開,雨露肝霖將與大家分享會議中慢乙肝相關的重要內容。

繼發表HBsAg和HBsAb共存的慢乙肝患者存在更高的顯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風險(相關鏈接)后,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吳超教授團隊同時也關注HBeAg和HBeAb共存的慢乙肝患者。近期,在APASL2023大會上,吳超教授團隊發表的摘要指出,相比于HBeAg陽性但HBeAb陰性的慢乙肝患者,HBeAg與HBeAb同時陽性慢乙肝患者的HBeAg清除率和血清學轉換率均顯著更高,HBeAg與HBeAb共存可能是HBeAg清除和血清學轉換的預測因子。

【APASL 2023速遞】吳超教授團隊:HBeAg與HBeAb均陽性的慢乙肝患者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更高

1.png

研究方法

本研究納入來自兩個醫療中心的840例既往未抗病毒治療的HBeAg陽性慢乙肝患者,旨在探究HBeAg陽性慢乙肝患者中HBeAg、HBeAb共存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與HBeAg清除/血清學轉換之間的關系。主要觀察指標為HBeAg清除率及HBeAg血清學轉換率,并采用Cox回歸分析和Kaplan-Meier曲線分析來評估HBeAg清除及HBeAg血清學轉換的相關因素。

研究結果

01 HBeAg陽性的CHB患者中,HBeAg與HBeAb同時陽性的發生率超10%

HBeAg與HBeAb共存占HBeAg陽性患者的10.2%(86例)。與HBeAg陽性但HBeAb陰性的患者相比,HBeAg與HBeAb共存患者的年齡更大(39.0 vs. 34.0歲, P = 0.016)、FIB-4指數更高(1.5 vs. 1.0, P < 0.001),但HBeAg與HBeAb共存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3.4 vs. 4.3 log10IU/mL, P < 0.001)、HBeAg 水平(0.8 vs. 3.1 log10S/CO, P < 0.001)及HBV DNA水平(6.0 vs. 7.5 log10IU/mL, P < 0.001)均顯著更低。所有的患者隨訪過程中有67.4%接受了抗病毒治療,以口服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治療為主,兩組治療率及治療方案無明顯差異。

2.png

HBeAg陽性伴或不伴HBeAb慢乙肝患者的臨床特征比較

3.png

HBeAg陽性伴或不伴HBeAb慢乙肝患者的性別(A)和年齡(B)分布情況

02 HBeAg與HBeAb共存患者的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均顯著更高

中位隨訪21.6個月,18.8%(158例)的患者實現HBeAg清除,14.0%(118例)的患者實現HBeAg血清學轉換。與HBeAg陽性但HBeAb陰性的患者相比,HBeAg與HBeAb共存患者的HBeAg清除率(41.9% vs. 16.2%, P < 0.001)及HBeAg血清學轉換率(37.2% vs. 11.4%, P < 0.001)均顯著高于HBeAb陰性患者。

4.png

HBeAg陽性伴或不伴HBeAb慢乙肝患者的免疫狀態轉換情況

03 HBeAg與HBeAb共存可預測患者的HBeAg清除及血清學轉換

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調整了包括基線ALT水平、HBV DNA載量、HBsAg及HBeAg水平、是否抗病毒治療等因素后,基線時HBeAg與HBeAb共存與更高的HBeAg清除率(HR 2.960, P < 0.001)及HBeAg血清學轉換率(HR 4.018, P < 0.001)顯著相關。

5.png

HBeAg清除相關因素的Cox回歸分析結果

6.png

HBeAg清除和血清學轉換相關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結果

研究結論

與HBeAg陽性但HBeAb陰性慢乙肝患者相比,HBeAg與HBeAb共存慢乙肝患者的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均更高。HBeAg與HBeAb共存是HBeAg清除及血清學轉換的預測因子。

吳超教授有話說

HBeAg與HBeAb共存是HBV感染的一類非典型血清學特征,其臨床意義尚不明確。既往有研究指出,HBsAg與HBsAb共存會增加慢乙肝患者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風險(相關鏈接)。本研究結果表明,HBeAg與HBeAb共存慢乙肝患者的HBeAg清除率及血清學轉換率均更高,而且可能與HBeAg清除及血清學轉換有關。目前,對于HBsAg與HBsAb共存及HBeAg與HBeAb共存發生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這些患者的長期預后及對不同抗病毒治療療效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

專家簡介

640.png

吳超 教授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及肝病學分會 委員

南京大學病毒與感染病研究所 所長

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重大專項4項、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子課題及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

發表第一及通訊作者學術論文150余篇,其中SCI收錄150余篇,累計影響因子1120.879,單篇最高影響因子71.421,包括Lancet Infect Dis、JAMA Network Open、J Hepatol、Hepatology、Am J Gastroenterol、Aliment Pharmacol Ther 等,其中3篇論著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為10余個SCI期刊的編委及特約審稿人。

參考文獻:

Xue R, Wang J, Zhang Z,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HBeAg and Anti-HBe Coexistence. APASL 2023, Abstract (EPB-049/OC-039).

點擊往期內容請

【APASL 2023速遞】薈萃分析:合并脂肪肝對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療效的影響

【期刊導讀】吳超教授團隊:HBsAg和HBsAb共存的慢乙肝患者存在更高的顯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風險

【期刊導讀】吳超教授團隊再報道:超70%灰區慢乙肝患者存在顯著肝組織學疾病進展風險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整理于網絡,僅供參考,如果對您有幫助,留下您的閱讀感言吧!
相關閱讀
  •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2011年2月17-20日,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年會在泰國曼谷召開,388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肝病學者參加此次大會,其中中國學者834位。本報特派記者親臨會場,第一時間發回報道,.....
  •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本文旨在更新推薦意見,以優化慢性HBV 感染的管理。本CPGs 并未充分涉及預防包括疫苗接種。此外,盡管認識得到提高,但不確定的領域仍然存在,因此,臨床醫師、患者以及公共衛生部門必須繼續基于不斷.....
網友評論
本類排行
相關標簽
本類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Sitemap |

乙肝保健網 Copyright@ 2020-2023 www.cncbh.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39586號
本站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跟我們聯系。

關注微信
久久久久久综合对白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