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3-04 17:23:01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很多肝硬化患者,身形比較消瘦,胃口往往也不是特別好,這時候很多患者在心中都會充滿疑惑,為什么肝硬化會導致食欲不好、身材消瘦呢?到醫院就診的時候,為什么醫生又會特別注意胃腸道的檢查?
之前的科普文章講解了肝臟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消化代謝器官,當肝臟病情發展到肝硬化階段時,80%的肝硬化患者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如腹脹(49.5%)、腹痛(24%)、噯氣(18.7%)、腹瀉(13.3%)和便秘(8%)等[1]。一方面是由于肝硬化的某些病因如病毒、酒精、代謝或自身免疫等因素會直接損傷胃腸道。另一方面,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及腹水等事件的出現,促使門靜脈高壓性胃腸病、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等并發癥的發生,加重腹脹、腹痛、腹瀉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進而大大增加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及感染風險,往往這些肝硬化患者的預后會更差。
肝硬化導致胃腸運動障礙
導致肝硬化患者胃腸運動障礙的原因可能如下: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約30-7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并與患者出現胃腸道運動障礙顯著相關。
激素水平改變:
肝硬化患者促胰液素分泌增多,當合并有胰島素抵抗時,還可出現餐后血糖水平增高,胰島素水平增高,這些激素水平的異常均可抑制胃腸道運動。
門靜脈高壓癥: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會引起胃腸道血液回流障礙,胃腸壁淤血,直接導致胃腸道順應性下降和運動障礙。
肝硬化導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由于肝硬化肝臟合成功能下降,會導致膽汁酸從頭合成的酶缺乏,膽汁酸合成下降,排入小腸的膽汁酸亦減少。膽汁酸在脂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膽汁酸缺乏不僅會影響脂肪的消化吸收,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和K的吸收也會受到影響。除此以外,門靜脈高壓的發生會使腸黏膜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如水腫、糜爛、血管擴張性細胞浸潤等,導致腸上皮細胞對營養物質的轉運能力下降,影響吸收功能。
肝硬化導致腸粘膜屏障功能減弱
腸黏膜屏障是由腸上皮細胞、黏液層、腸道正常菌群及腸道免疫系統組成,是防止腸腔內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其它部位的防御體系。在肝硬化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減弱不僅是導致腸動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障礙主要原因,嚴重時還會導致腸黏膜通透性增加甚至是腸滲漏,進一步導致腸道細菌移位進入血液或淋巴結,引起內毒素血癥。
參考文獻
[1]尹昕茹,陳東風.肝硬化的胃腸道并發癥[J].中華肝臟病雜志,2020,28(05):37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