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19-08-20 22:34:12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雖已年近九旬,駱抗先仍然去科室工作、會診。 粵衛信供圖
本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耄耋老人,卻在退休后筆耕不輟,以電腦鍵盤為醫療科普陣地,將深澀的醫學知識,化成了患者、市民能看懂的科普博客,最終成為了網絡點擊量逾1500萬的網紅……駱抗先,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感染科的專家、泰斗,88歲依然戰斗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第一線。昨日,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和省衛生健康委在廣州珠島會堂聯合主辦廣東省慶祝2019年中國醫師節暨駱抗先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當晚,廣州地標廣州塔也分四個時段打出了“致敬8·19中國醫師節”的標語,向全省近百萬醫療職工致敬。
老驥伏櫪
三顧茅廬勸乙肝患者戒酒
駱抗先老人退休后熱衷科普、熱愛醫療事業,醫院的同事、住院病患、家屬,都早已習慣了這個每個門診日都形色匆匆的老者。雖已年近九旬,老人亦步亦趨地趕往診室,只因為一直以來有一個堅守:不能讓看病的患者等,所以他寧愿提前半小時趕到診室等待。
為了讓老人有更多的時間從事乙肝防治和科普事業,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特意在兩年前成立駱抗先工作室。從事乙肝防治65年的老人有了新的陣地。
工作室張明霞醫生表示,工作室很快就開展乙肝防治基層試點,并把第一站放在了粵北山區-清遠市陽山縣范村內。篩查工作一開始就遇到了巨大阻力,盡管篩查點就設在村里,很多村民還是不愿意來抽血檢查。老人帶頭挨家挨戶發宣傳單、做解釋,說服村民參加篩查,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走遍了范村的19個自然村,慢慢地來參加篩查的村民多了起來。
張明霞說:“在篩查中發現一個家庭,父親和叔叔都患有乙肝,年輕的兒子也是乙肝患者。這小伙子酗酒成性,經常喝得東倒西歪。駱老帶著我們3次去他家,勸他戒酒治療,反復勸說‘乙肝必須盡早治療,否則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或者肝癌……’聽著老專家耐心地講道理,想著一位素不相識的長者,卻如此關心自己的健康,小伙子被駱老的真誠打動了,終于答應接受治療?!?/p>
春風化雨
無償教同事助手學英文
老人對患者好,對學生好,對同事好,用當下的網絡流行語描述,那就是個暖男。老人的科研助理何海棠分享了駱抗先老人的不少故事。原來老人還給身邊一些不懂英文的同事、助理上過英文課。
“我剛到感染內科時,只有初中文化,想不到駱老讓我當他的實驗助手”。何海棠回憶道,那時自己的英語水平低,無法獨立進行科研工作,更別說閱讀文獻了,老人就鼓勵她自學英語。1992年的一天,駱抗先把科里幾個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同事叫到一起:“我每周抽一個晚上給你們上英語課,這樣學起來快一些?!?/p>
這個老師無償教、學生免費學的英語班,一辦就是兩年,直到這六七個學生能夠自己閱讀英文文獻了才算結業。
老人對身邊的人春風化雨,對待自己卻近乎苛刻,這一切化成了對醫學的“癡”。“上世紀90年代初,電腦還遠遠沒有普及到家庭,我們要上網看文獻,只能用辦公室的電腦。一天半夜,駱老急著查看文獻,可走到辦公樓門前才發現忘了帶大門鑰匙,他嫌回去拿耽誤時間,情急之下,不顧自己年近70,硬是翻墻進去,黑暗中褲子劃了個大口子,腿也受傷流血了。駱老不管不顧,打開電腦就查文獻。值班護士發現后大吃一驚,趕快幫他處理傷口。他道聲謝又埋頭工作了……”何海棠說。
治學嚴謹
倔老頭帶出了臨床、科研“駱駝隊”
在學生們眼中,駱老早已不單單是領域內的權威、泰斗,更是嚴謹治學、扎實科研的豐碑。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劉志華教授,是老人20年前的博士生。
“駱老對研究生的要求是必須完成高質量的科研工作和論文,否則不能畢業?!眲⒅救A回憶道,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的課題是研究一種新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反復調整實驗條件,重復了上百次實驗,還是測不通,做學生的覺得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可以到此為止了。駱老知道后,不同意。他參與分析原因,查閱文獻,咨詢專家,甚至讓學生帶上標本,飛到北京、上海去找測序專家。憑著這股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勁頭,終于獲得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并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我們這些弟子喜歡自稱是‘駱駝隊’,因為老師不但姓駱,他身上還有一種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駱駝精神”。老人在乙肝防治領域奮斗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仍然戰斗在臨床一線。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工作,老師養成了凌晨2點鐘起床工作的習慣。數十年如一日,他每天挑燈夜戰,閱讀文獻,寫博客,編書。今天,老師已經88歲高齡,每天工作學習都超過10小時。
“駱駝隊”的學生們從老師長期的言傳身教中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源自老師心中多年的夢想——“沒有乙肝的未來”。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